山前庄村是青岛市农委农机局派驻的“第一书记”驻村扶贫点,第一书记万上飞驻村后,坚持以抓党建强根基,以办实事暖人心,以发展果品产业,让省级贫困村山前庄村彻底改变了贫穷面貌,走出了一条以党建推进扶贫发展的新模式。

  山前村是莱西市南墅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,位于青岛市的北部山区,全村46户人家共151口人,仅有丘陵山地320亩,村级债务10万余元,是山东省确定的省级贫困村。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,2015年6月,青岛市农委农机局选派优秀干部到山前庄村担任“第一书记”,立足村情,发挥农机行业优势,抓党建强基础,抓产业挖穷根,短短两年时间,资源贫乏、村庄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桃花坞,开始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。

  摸清村情,对症下药

  “第一书记”万上飞驻村后,与村民同吃同住,走遍小山村每一个角落,全面分析小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,依托村庄资源条件寻找加快发展的突破口。调研中发现,导致村庄贫困的原因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。

  

  原村委会办公室

  一是资源枯竭。石墨资源是山前庄村唯一稀缺资源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山前村曾是南墅镇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,村里有石墨矿,村集体有收入,当年村里投资7万多元建起了扬水站,解决了全村丘陵山地灌溉难题。但从九十年代开始,矿藏开采完毕后,村集体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,除了320亩丘陵山地再无其他资源可供利用,村庄一步步走向衰落,最终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。

  

  改造前的村民活动中心

  二是班子软弱。八十年代以前,该村支部老书记连任接近30年,党员干部队伍比较稳定,且有石墨资源支撑,过了几年好日子。从九十年代开始,随着村庄资源枯竭,收入无门,村庄矛盾激化,党支部书记赵汉田家被村民放火12次,村两委班子频繁变动,此后20年间支部书记先后更替了13次,党支部基本陷入瘫痪。

  三是缺乏能人。近年来,青岛北部山区各镇村纷纷利用山区资源优势,发展出一大批葡萄、冬桃、有机蔬菜等特色专业村。但山前庄人观念守旧,缺乏发家致富带头人,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,留在村中的老人妇女只会种植小麦、玉米等粮食作物。扬水站也因泵站、电缆被盗和管道污染而报废十余年了,水源地北墅水库库容减少失去供水来源,彻底失去重新利用价值,使村庄及农民整体处于贫困状态。

  党建扶贫,强基固本

  经过深入调研,“第一书记”万上飞决心从建设一个有凝聚力、战斗力的村党支部班子入手,把加强山前庄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,努力让党组织成为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,让每一名党员成为一名奔小康的旗帜。

  

  新建村委会办公室

  一是切实加强两委班子建设。“第一书记”驻村前,山前庄村两委办公用房已经损毁,党支部活动没有场所,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形同虚设。“第一书记”驻村后,市农委农机拨出扶贫款项三十余万元,将村庄破旧的办公用房翻新翻建,新建村委会办公室、党员活动室、文体活动室12间,配齐必要的办公设施,制度标牌上墙,将村委大院整修一新。

  

  新建村民活动大院

  改善硬件的同时,“第一书记”在分别与支部的每一个党员谈心、交心统一思想的基础上,带头落实好各项制度,全面恢复基层党组织生活,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激发“两委”成员、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感、荣誉感和带头意识,使村党支部软弱涣散、班子战斗力不强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。

  二是开展驻村与局机关党建共建工作。“第一书记”驻村后,市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山前庄村调研指导工作15次,组织机关干部到驻村开展帮扶共建活动3次。每年的“七一”前夕,市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40多人要到山前庄村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,在山前庄村党员活动室重温入党誓词,走访慰问老党员,捐助科普书籍近千本,建起了“村民书屋”,援建了“村民活动中心”。

  2017年3月,组织机关干部到山前庄村所在地萌山烈士纪念塔瞻仰烈士遗迹,缅怀革命志士,激励机关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立足本职、砥砺前行。在农机局机关干部中开展“送你一棵蜜桃树,带你走向致富路”扶贫主题活动,在农机扶贫创业园栽植一亩北方晚熟冬桃,所得收入用于村庄建立扶持困难户基金。共建的深入开展,激发了山前庄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的党员意识、带头意识,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。

  

  对村庄主街道背街小巷全部实施了绿化美化

  三是办实事暖人心。在加强两委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同时,“第一书记”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村庄生活环境上,通过办实事赢民心。在市农委农机局拨出扶贫专款20多万元,为村民粉刷墙壁近万平方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12盏。建设了村民活动大院,建起了净化水站,对村庄主街道背街小巷全部实施了绿化美化。先后四次走访慰问老党员、贫困户,送去价值12000多元的慰问金,以及大米、牛奶等生活用品和各种残疾人辅助活动器具,温暖了村民的心。

  发展果业,山村巨变

  在打牢发展基础的同时,“第一书记”万上飞利用山前庄环境条件好的优势,把丘陵山地作为重要资源,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发展上。

  一是借智力换脑筋。组织党员和骨干,到莱西北部集体经济发展好的专业村去观摩学习,换脑筋,转思路,增强致富脱贫信心。充分发挥农口部门在指导行业发展上的优势,建立专家顾问团,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,为山前庄村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
  

  建设扬水站一座,铺设管道3000多米

  二是改善生产条件。利用省、市扶贫款40余万元,规划建设了扬水站,铺设地下管道3000余米,打深井12眼,彻底解决了全村丘陵山地的灌溉难题,为村庄调整种植结构,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奠定了基础。争取镇政府支持,将驻村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围,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,硬化机耕道1000多米,配套了农电设施。

  

  发展桃树种植200多亩,建立50亩核心示范园

  三是大力特色农业。组建成立了山前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,建成青岛市农机深松整地示范区和机械化节水灌溉示范基地,带动周边农机合作社完成深松作业面积一万余亩,可增加财政补助作业收入30万元。

  以实施产业扶贫为突破口,积极推进农机扶贫创业园建设,争取扶贫资金50 余万元,建起了北方晚熟冬桃农机扶贫创业园,采取免费提供种苗、深耕整地等措施,种植桃树200多亩,其中核心示范园50亩,达到果树栽植标准化,果园建设设施化、果园管理机械化、示范引领常态化。组建了果品专业合作社,吸收全村种植户加入,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,实现统一树苗供应,统一技术指导,统一耕整地、施肥、植保、修剪等机械化田园管理,统一产品销售。农机创业园的建设,使全村经济作物面积达到全部耕地的80%以上。

  进入盛果期后,年可为群众增加收入300多万元,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,增加困难户在创业园务工收入7万元。短短两年时间,果业的大发展,使山前庄村的贫困面貌彻底得到改变,目前正向集果业发展、农耕体验、观光采摘、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步迈进。